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为调理肾脏的重要穴位。
2、志室穴:位于背部,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3寸处,具有补肾固精之功效。
3、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对于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有显著作用。
4、然谷穴:位于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此穴可以调节肾气、利水渗湿。
5、涌泉穴:位于足底前1/3与后2/3交点处,为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有助于引火归元,清热解毒。
6、大赫穴:位于腹部,当脐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处,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症状如腰膝酸软、遗精早泄等。
这些穴位通过不同的按摩或针灸方法,可以对肾脏功能进行调理和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