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急性:表示感染突然开始,症状通常在几天内出现并迅速加重。
2.单纯性:意味着此类感染常见于免疫系统正常且无其他复杂因素的人群,如非妊娠女性,没有解剖异常或功能障碍。
3.下尿路:涉及泌尿系统的下部分,包括膀胱和尿道,不影响肾脏或输尿管等上部尿路。
4.感染:主要由细菌引起,最常见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占到80-90%的病例。其他可能的致病菌还包括克雷伯氏菌和变形杆菌。
临床表现:
1.尿频:患者感觉需要频繁排尿,但每次尿量较少。
2.尿急:突发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忍受。
3.排尿疼痛:排尿时出现烧灼感或疼痛,医学上称为尿痛。
4.血尿:有些患者可能会发现尿液中带有血丝或呈现粉红色。
5.腹痛和耻骨上区不适:一些患者可能会感到下腹部隐痛或压迫感。
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在厕纸使用方向上,从前向后擦拭,减少细菌进入尿道的机会。
2.多喝水,增加尿量,帮助冲刷尿道中的细菌。
3.定期排尿,避免长时间憋尿。
4.在性交后及时排尿,可以减少细菌进入膀胱的概率。
若出现上述症状并怀疑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应尽快就医进行尿液检查,以确定感染类型并接受相应的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