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纤维不足:摄入的膳食纤维不够会导致粪便变硬,形成小颗粒状。这种情况使得排便时需要用力,从而造成肛门或直肠的小血管破裂,出现血迹。
2.水分摄入不足:如果身体缺乏足够的水分,粪便会变得干燥和坚硬,导致排便困难,并可能引起出血。
3.便秘:长期便秘会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过久,使其变得又干又硬,排出时容易损伤肠道或肛门,引起出血。
4.痔疮:内痔或外痔都可能导致大便带血。尤其是当粪便较硬时,更容易擦伤痔疮并引发出血。
5.肠道健康问题:例如肠息肉或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可能导致大便出血。
6.肛裂:这是由于粪便过于坚硬造成肛门开裂,常见于排便时疼痛明显且伴有出血。
建议关注饮食结构,多摄入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物,同时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如果症状持续或恶化,应及时就医,以排查更严重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