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观察体温:正常人体温一般在36.5°C到37.5°C之间,超过这个范围即为发热。轻度发热(<38.5°C)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可以通过休息和补充水分自行缓解。
2.补充液体:发热会导致出汗增多,从而增加身体对水分的需求。建议多饮水或口服电解质溶液,以防止脱水。
3.药物干预:若体温较高或伴有不适感,可考虑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这些药物不仅能降低体温,还可缓解因发热引起的头痛和全身酸痛。
4.监测症状变化:如果发热超过48小时未见好转,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皮疹等,应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
5.避免受凉:注意保暖但不要过度包裹,以免加重发热。室内保持通风良好,有助于散热。
发热是身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但长期不退的高热可能意味着需要医疗介入。如果发热持续时间过长或者还伴有其他明显症状,需要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