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寄生虫感染:尤其是蛲虫感染,会导致排泄物中出现白色小点。蛲虫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症状包括肛门瘙痒、失眠和烦躁。
2.慢性炎症: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慢性炎症性肠病会导致黏液产生过多,这些黏液可能在排便时附着在粪便上,看起来像白色物质。
3.食物不耐受:乳糖不耐受或麸质不耐受等食物敏感问题也可能导致排便异常,包括白色黏液。
4.感染: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都可能导致肠道发炎,并产生大量的黏液。这些黏液可能在排便时被观察到。
5.消化酶缺乏:胰腺功能不全或其他消化酶缺乏时,脂肪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形成脂肪便,可能呈现灰白色。
定期体检和注意饮食卫生可以有效预防上述情况。如果发现纸上有白色物质且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