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术前评估:
医生会通过口腔检查确定牙齿是否需要拔除,包括观察乳牙是否松动、患牙是否有严重龋齿或感染。
若情况较复杂,会进一步拍摄牙片,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牙根位置、牙床健康状况以及周围组织的情况。
根据检查结果评估拔牙风险,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事先预判,例如牙根断裂或邻近组织损伤。
2.术前准备:
在拔牙前,为降低疼痛感常需使用局部麻醉。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及健康情况选择安全剂量的麻醉药物。
对于特殊病例,如存在严重焦虑或复杂操作,有时会采用轻度镇静技术。
医生会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儿童放松心情,确保手术过程中配合良好。
3.拔牙操作:
使用消毒后的器械对目标牙齿进行松动处理,将牙齿与牙槽骨之间的连接缓慢分开。
如果牙齿根系较深或未完全松动,则可能需要借助旋转工具进一步分解牙根。
完成拔除后,清理创口以去除残留的碎屑,并用消毒棉球按压止血。
4.术后护理:
拔牙结束后,医生会告知含咬棉球的时间,一般为半小时至一小时,用于压迫止血。
术后24小时避免漱口和吐痰,以免影响血凝块形成。
避免食用过烫或刺激性食物,推荐清淡温凉的饮食。
若出现肿胀,可在术后6小时内进行间歇性冷敷,每次15分钟左右。
拔牙虽然是常规操作,但术后仍需关注创口愈合情况,若出现持续流血、剧烈疼痛或感染迹象,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