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保持冷静与倾听: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时,成人应尽量保持冷静,这是帮助孩子稳定情绪的重要前提。研究表明,父母在教育中的情绪反应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直接影响。通过耐心倾听,能够准确了解孩子感到不安或悲伤的原因。
2.接纳与命名情绪: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接纳这些情绪是正常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的词语,如“生气”、“沮丧”、“失望”等,帮助他们识别和命名自己的情绪。科学研究表明,给情绪贴上标签可以有效减少其强度。
3.教导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而不是行为发泄情绪。引导他们使用“我觉得……”的句式来分享感受,这样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也促进了沟通技巧的发展。
4.建立问题解决策略:在了解情绪来源之后,与孩子一起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如果他们因为与同伴矛盾而感到难过,可以讨论不同的应对方法,如主动沟通或者暂时回避冲突等。研究显示,这种参与式教育能够提升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
5.榜样示范:成人自身的情绪管理对孩子具有重要的榜样作用。通过展示如何以积极健康的方式处理压力或者愤怒,孩子可以从中学习模仿。
6.提供情绪调节工具:通过阅读相关书籍、练习深呼吸、运动等方式,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工具。不少研究已证实,定期体育锻炼和冥想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支持孩子的情绪体验,使其逐渐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