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过敏反应:在输血过程中,约1%至3%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这些反应通常是轻微的,可以表现为皮疹、瘙痒或荨麻疹,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2.溶血性输血反应:当受体和供体血型不匹配时,可能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其发生率大约为每5000例输血中有1例,但其后果可能是严重的,包括急性肾衰竭、低血压和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传播感染:尽管现代筛查技术已经大大降低了风险,通过输血传播病毒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仍然是可能的。总体估计,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为百万分之一到千万分之一。
4.发热反应:这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达输血患者的1%至2%。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和寒战,多数情况下反应是轻微且自限性的。
5.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这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每5000例输血中的1例,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一种表现形式,通常在输血后6小时内出现。
6.铁过载:长期或频繁输血可能导致铁过载,这是由于体内储存铁的机制超负荷所致,对心脏、肝脏等器官可能产生毒性作用。
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输血治疗时,应该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在必要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