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脐肉芽肿:这是新生儿中常见的一种良性状态,通常在出生后几周内出现。它是由于脐带脱落后,局部组织愈合不良导致的小结节。直径一般为2-10毫米,呈粉红色或红色。在许多情况下,保持区域干燥、清洁,并定期用酒精擦拭即可促使其自行消退。如果肉芽组织较大或持续存在,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硝酸银进行化学烧灼。这一过程简单且无痛。
2.脐疝:脐疝发生时,婴儿的腹壁肌肉未完全闭合,导致肠子或腹腔内容物突出至脐部。这种情况在婴儿中较为普遍,尤其是早产儿。绝大多数脐疝会在婴儿3-4岁前自愈。若疝气较大或未在此年龄段内愈合,可能需要手术修复。
3.其他可能原因: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外,还有极少数婴儿可能因为感染或其他皮肤病变而出现肚脐异常隆起物。如果伴有发热、疼痛、红肿、流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处理婴儿肚脐眼上的小肉粒时,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刺激。如发现长期不见好转或伴随不适,应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