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发生率:肾错构瘤是由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组成的肿瘤,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0.3%至3%。它在女性中更为常见,通常在40至60岁之间被诊断出来。
2.临床表现:大多数肾错构瘤在无症状时被发现,通常是在体检或其他原因进行腹部彩超检查时偶然发现。当肿瘤较大(超过4厘米)时,可能会出现腰痛、血尿、高血压等症状,甚至导致肿瘤破裂引起大出血。
3.处理方法:
定期监测:对于直径小于4厘米且无症状的肾错构瘤,建议每6至12个月进行一次彩超或CT检查。主要目的是监测肿瘤生长速度及其形态变化。
手术治疗:若肿瘤直径大于4厘米或出现明显症状,或者在随访过程中肿瘤快速增大,可能需要考虑外科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可以是部分肾切除或者全肾切除,具体方案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患者的健康状况。
微创介入:对某些适合微创治疗的患者,可选择介入栓塞术,通过阻断肿瘤供血来控制其生长。
肾错构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仍需定期随访,以避免潜在的并发症。尤其是在体积较大或伴有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