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能量来源枯竭: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主要依赖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来获取能量。长时间不吃饭,体内储存的糖原逐渐耗尽,通常在24小时后开始明显下降。体内会转而开始分解脂肪和部分蛋白质以供给能量。
2.代谢变化:当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时,身体会进入一种称为酮症的状态。此时,肝脏开始将脂肪酸转化为酮体作为替代能量来源。酮体可以为大脑提供一定的能量,但长期酮症可能导致酮酸中毒,对健康造成威胁。
3.脱水风险:虽然三天不进食不会直接导致严重脱水,但食物中含有相当多的水分,不进食时需特别注意补充足够的饮水,以维持体液平衡。
4.营养缺乏:连续三天没有食物摄入,会导致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这些营养素在不同程度上参与身体的各种功能,如免疫系统的维护、神经传导、氧气运输等。
5.心理和情感变化:饥饿状态下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疲劳甚至情绪波动等问题。这是因为大脑对葡萄糖非常敏感,缺乏葡萄糖供给会影响其正常运作。
三天不进食虽不会导致不可逆的身体损害,但长期不进食会带来严重健康问题,需要极为谨慎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