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治疗时机:在病情稳定后的康复阶段进行针灸,通常是在脑出血急性期(约2至4周)过去之后开始。
2.穴位选择:常选用头部、四肢以及躯干上的穴位。头部如百会、风池等,四肢如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这些穴位可以帮助改善脑部供血、促进神经恢复及增强肌肉力量。
3.频率和疗程:一般每周进行2到3次,每次治疗时间约20至30分钟。一个疗程通常为10至15次,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可调整疗程数量。
4.效果监测:定期评估肌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疼痛程度等指标,如有显著改善可逐步减少治疗次数。
5.个体化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偏瘫的严重程度、年龄、身体状况等制定个体化针灸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
针灸应与其他康复措施结合使用,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同时,在进行针灸等治疗时,应注意防止感染和其他不良反应,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