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感染因素
火疖子是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频繁发作可能提示局部皮肤屏障受损或存在细菌感染反复的问题。这与肝火无直接关联。
2.皮脂腺分泌过多
过度的皮脂分泌提供了细菌繁殖的温床,易导致毛囊口堵塞,引发火疖子。青春期、压力大、饮食高油脂高糖都会增加皮脂分泌,这一过程与内分泌系统相关,但不能简单归因于肝火。
3.免疫功能变化
局部或全身免疫力下降,如长期熬夜、疲劳、精神紧张等,会降低皮肤抗感染能力,易诱发火疖子。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也容易反复出现此类问题。
4.中医学观点
中医学认为火疖子的发生有时与“火毒”有关,而肝火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如果伴随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干口苦等症状,肝火旺盛的可能性较大。但这需要专业中医诊断,不能单凭火疖子就判断为肝火旺。
面部频繁出现火疖子应综合考虑多种医学原因,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