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早期乙状结肠肿瘤:
如果属于早期病例,通常以手术切除为主,而不一定需要药物治疗。但对于某些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淋巴结有转移风险,可以辅助化疗预防复发。常用药物包括氟尿嘧啶类(如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以及奥沙利铂。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2.局部晚期乙状结肠肿瘤:
(1)含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是主要选择,例如FOLFOX方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或XELOX方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这些方案可缩小肿瘤体积,为后续手术创造条件,或者在术后减少复发风险。
(2)对于不能耐受奥沙利铂的患者,可选择单药化疗,比如卡培他滨或替加氟联合亚叶酸钙。
3.晚期或转移性乙状结肠肿瘤:
(1)常规化疗:与局部晚期相似,仍然以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为主。
(2)靶向治疗:如果患者携带特定基因突变或表达情况,可以联合使用靶向药物。抗EGFR药物如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适用于无RAS基因突变的患者;抗VEGF药物如贝伐珠单抗对阻断血管生成有效,对所有基因型均适用。
(3)免疫治疗:针对具有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或错配修复缺陷的肿瘤,可尝试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或纳武利尤单抗。
4.姑息治疗:
对于无法行根治性治疗的终末期患者,可选择低毒化疗药物或靶向药物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例如,单用卡培他滨、贝伐珠单抗等。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药物的副作用,例如奥沙利铂可能引起神经毒性,氟尿嘧啶可能导致骨髓抑制和口腔炎,靶向药物可能引发皮疹、高血压等反应。需结合患者基因检测结果和身体状况优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