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情绪应激障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025-03-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童年情绪应激障碍是一种可能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的心理健康问题,其表现形式较为多样,可能涉及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等多个方面。

1.情绪方面:

孩子可能表现出持续的焦虑、恐惧或抑郁情绪。

对特定事件或回忆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波动,如突然哭泣或愤怒。

出现难以解释的孤僻或冷漠,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

2.行为方面:

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打人、摔东西,或者反复出现自残行为。

避免与某些人接触或回避某些场景,这可能是创伤事件的触发点。

可能会表现出退化行为,如重新开始吸吮手指或尿床。

3.认知方面:

经常重述或反复谈论令人不安的过去事件,但并不能完全理解其意义。

在学习或注意力集中方面出现障碍,成绩下降或无法完成任务。

出现对自身或他人的负面评价,比如觉得自己“坏”或“不值得被爱”。

4.生理方面:

出现睡眠障碍,如噩梦、夜间惊醒或入睡困难。

经常抱怨身体不适,如头痛、胃疼等,但查无明确病因。

食欲改变,可能出现暴饮暴食或食欲减退。

5.人际关系方面:

对亲密关系产生信任障碍,不愿与他人建立亲密联系。

在同伴关系中表现出退缩或者过度依赖。

有时可能表现出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性增强,极力取悦他人来获得安全感。

6.创伤相关的特征:

对类似创伤事件的声音、图像或气味高度敏感,可能引发惊恐反应。

不愿意谈及或回忆创伤事件,甚至出现记忆缺失。

可能会通过游戏或绘画等方式重复表现出创伤内容。

这种障碍如果未能得到早期干预,可能对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