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状态
持续性或反复出现的过度担忧和害怕,通常与实际情况不成比例,难以控制。
经常感到紧张、易怒、心烦意乱或注意力难以集中。
2.身体反应
心率加快、胸闷、心悸等类似心血管症状。
肌肉紧张、颤抖、头晕或恶心等神经系统过度兴奋的表现。
出汗增多、呼吸急促,甚至有窒息感。
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易醒或早醒等现象。
3.行为表现
回避某些场景或事件,比如害怕独处、害怕参加社交活动等。
无法正常完成日常工作或学习,效率显著下降。
可能伴随强迫性思维或行为,但无法通过自身调节缓解。
4.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症状一般需持续至少6个月以上才能诊断为广泛性焦虑障碍。
焦虑症状对个人生活、工作和社会功能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5.排除其他原因
焦虑症状并非由药物滥用、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生理性疾病引起。
必须排除抑郁症、强迫症或其他精神障碍作为主要病因。
如发现上述表现符合多数项,应及时就医,与专业医生沟通,并进行相关筛查和评估,以便明确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