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识别情绪并接纳
记录当前的情绪感受,例如悲伤、焦虑或无助。
接纳负面情绪,避免压抑或强迫自己保持积极。
2.建立规律作息
保证每天至少7-8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促进生物钟稳定。
3.增加身体活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
锻炼可以促进内啡肽分泌,从而改善心情。
4.合理饮食
均衡摄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多吃水果、蔬菜、坚果和鱼类。
避免过量摄入酒精和高糖食品,以防加重情绪波动。
5.培养兴趣爱好
尝试参与喜欢的活动,如阅读、绘画、音乐或园艺。
兴趣爱好可以转移注意力并带来成就感。
6.表达与沟通
将情绪写在日记中,有助于梳理思路。
寻求亲友倾诉,得到支持和理解。
7.练习放松技巧
每天花10-20分钟练习深呼吸、冥想或渐进性肌肉放松。
放松训练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增强自我控制力。
8.设立小目标
分解任务为可行的小步骤,并逐一完成。
适当的成就感有助于提升自信和动力。
9.限制负面信息获取
减少观看可能引发压力或焦虑的新闻和社交媒体内容。
为自己创造一个积极、安静的生活环境。
如果情绪低落持续超过两周或影响到正常生活,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