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原因:与不良经历相关的记忆是常见诱因。约30%-40%的人可能因溺水、目睹他人溺水或其他与水相关的创伤事件形成恐惧。家长过度警告孩子远离水源,也容易使其产生对水的害怕。
2.遗传因素:研究显示,某些人群存在天生的焦虑倾向,这可能增加对特定情境(例如水体)的恐惧风险。约10%-20%的恐水症患者可在家族中找到类似情绪障碍的病例。
3.文化传递:一些地区性、民族性的传说或故事,例如洪水、海啸等灾难描述,可能潜移默化地增强个体对水的恐惧情绪。这种文化传播的影响程度在人群中差异较大。
4.疾病相关:狂犬病患者常表现出明显的恐水症状,这是由于病毒侵袭神经系统后导致吞咽肌痉挛和强烈的不适感。对于这类病例,恐水症是一种病理现象而非单纯心理障碍。
5.未明确的潜意识因素:一些对水体或深水莫名害怕的情况可能来源于潜在的潜意识活动。这部分原因目前尚无明确的实验数据支撑,但在临床上偶有记录。
针对恐水情况,可通过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逐步缓解;若为疾病造成,则需及时寻求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