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遗传因素:父母的身高对孩子的最终身高有较大影响。如果父母本身个子较矮,孩子的身高可能也会偏低。
2.生长曲线:观察孩子的生长曲线是否持续上升以及增长速度是否符合年龄段的标准。通常来说,儿童每年应增长约5-6厘米。
3.青春期发育:有些儿童进入青春期的时间较晚,这可能导致暂时性身材矮小,但会在青春期后期赶上同龄人。
4.营养状况:不良的饮食习惯和营养不足会影响生长发育。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是关键。
5.健康状况:某些慢性疾病或内分泌问题,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生长激素缺乏等,可能影响身高,需要专业医疗评估。
6.运动和生活方式:参与跳绳、篮球等有助于身高增长的活动,并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有利于身体的正常发育。
在以上情况下,如果孩子一直处于同一百分位数以下或突然下降,建议咨询儿科医生或内分泌科专家进行全面评估。有时通过专科检查可以明确原因,必要时早期干预可帮助改善生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