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体温调节机制受干扰
汗蒸环境通常温度较高,孩子在高温中出汗较多,身体会通过皮肤血管扩张、散热等方式试图降低体温。但汗蒸结束后若突然暴露在低温环境中(如空调房、风吹、穿衣不够),体温调节机制尚未恢复正常,身体可能难以快速适应骤冷的温差。
2.皮肤表面湿冷
汗蒸后皮肤表面常残留大量汗液,而汗液蒸发会带走热量。如果此时没有及时擦干汗液并保暖,皮肤降温速度加快,容易引起寒冷刺激,使抵抗力下降。
3.免疫功能短暂降低
高温环境会使血液循环加速,导致某些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的活性降低。这种免疫抑制效应在汗蒸后短时间内尤为显著,如果此时接触到病毒或细菌,很可能更容易感染。
4.呼吸道受冷空气刺激
汗蒸过程中呼吸道黏膜处于高温湿润状态,但突然进入低温干燥空气环境,容易导致黏膜收缩、屏障功能减弱,为病毒或细菌入侵提供了机会。
5.消耗过多导致虚弱
孩子在汗蒸过程中会丢失大量水分及电解质,如果没有及时补充,可能造成轻微脱水或疲劳,使机体防御能力进一步下降。
汗蒸结束后,应避免立即接触冷空气,尽快擦干汗液并换上干爽衣物,同时逐步调整至正常室温环境,可以有效减少感冒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