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QRS波形宽度和形态:心室早搏通常表现为宽且畸形的QRS波群。不同的来源会导致QRS波群的形状和方向有所不同。例如,左心室起源的早搏往往在V1导联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样,而右心室起源的则显示为左束支传导阻滞样。
2.QRS波群的轴偏移:通过观察心电图中各导联的波形,可以帮助判断早搏来源。若QRS波群的电轴向上指(即在I、aVL导联呈现正向),可能提示早搏来自心室下半部;反之,若电轴向下指,则可能来源于心室上半部。
3.R波的时相:早搏的起源也可通过R波上的细微变化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导联上R波的出现时间和高度,能够进一步缩小早搏的潜在起源范围。
4.配对间期:早搏之间的时间间隔,即配对间期,能反映出异位节律点与主节律点之间的联系。如果配对间期固定,表明异位节律点固定于某一心室的位置。
5.频率和发作模式:了解早搏的发生频率及是否有规律的发作模式(如二联律或三联律)也能辅助判断其来源。
以上这些指标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诊断手段,以全面分析心室早搏的来源和影响。在临床实践中,通过这些方法有助于为患者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