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体位性低血压定义为体位改变后收缩压下降至少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至少10毫米汞柱。此时大脑短暂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头晕。
2.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增加与年龄有关,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6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20%的个体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3.可能的诱因包括脱水、长时间卧床、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抗抑郁药)、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和糖尿病等。
4.常见症状除了头晕,还有站立时视力模糊、虚弱、恶心,以及严重情况下的晕厥。
5.诊断通常通过测量不同体位下的血压以及评估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进行。
6.治疗重点在于调整生活方式,如逐步改变体位、摄入足够液体、避免酒精、穿着弹性袜等。如病情严重,可能需要药物治疗以增加血容量或血管紧张度。
体位性低血压是一种常见但通常可以管理的情况。注意日常活动中的姿势变化,适当补充水分,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有助于减少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