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脏结构性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可能会出现逐渐的纤维化和钙化,这些改变可能导致心脏电信号传导异常,进而引发心律失常。老年人的心脏组织弹性下降,心室壁变厚,心房扩大等,这些都可能是心律不齐的潜在原因。
2.慢性疾病的影响: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心衰等慢性疾病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这些疾病不仅直接影响心脏功能,还可能通过加重心脏负担或损害心脏肌肉,引发或加重心律失常。
3.药物使用:老年人通常服用多种药物来控制慢性疾病,其中一些药物(如某些抗心律失常药、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能具有副作用,影响心脏电活动,导致心律失常。
4.电解质失衡:老年人由于肾功能下降或使用利尿剂等原因,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等,这些电解质的异常水平可能导致心肌细胞兴奋性和传导性的改变,引起心律异常。
5.生活方式及外部因素:吸烟、饮酒过量、精神压力大以及长时间缺乏锻炼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增加老年人心律失常的风险。
心律失常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如增加中风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应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