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不当操作:拔罐操作时如果使用器具消毒不彻底,可能带入细菌或其他微生物,从而导致局部皮肤感染。拔罐负压过高可能引起皮肤破损,为病原体侵入提供了通道。
2.皮肤状态:如果拔罐区域本身有未愈合的伤口、湿疹等皮肤问题,更容易受到感染。特别是对于免疫功能较低的人群,轻微的皮肤破损也可能迅速发展为感染。
3.环境因素:拔罐过程中环境卫生条件差,例如操作室空气质量不佳、器具接触台面未清洁等,也可能加大感染风险。
4.个体体质:某些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伤口愈合能力较差,易受外界微生物侵袭,导致炎症甚至脓液生成。
5.处理不当:拔罐后若未及时清理皮肤或涂抹抗菌药物,局部皮肤可能二次遭受污染,从而滋生细菌。
发现拔罐后有脓液时,应停止相关操作并及时就医,以防感染扩散和恶化。在医生指导下,可选用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皮肤创面的保护和清洁。需重视拔罐过程中的无菌操作,确保减少感染的发生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