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治疗副作用:一些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等,可能引起药物性发烧。这种情况通常伴有其他症状,如皮疹或肝功能异常。通过血液检查可以帮助鉴别,并调整用药方案。
2.感染未控制:可能提示结核菌对药物的耐药性,或患者免疫系统较弱导致效果不佳。这需要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病原菌的敏感性,调整抗结核药物的组合。
3.并发感染:在抗结核治疗期间,患者可能感染其他细菌、病毒或真菌,导致新的发热源。全身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水平等,可帮助发现并发感染并给予相应治疗。
4.免疫反应综合征:治疗后期,结核分枝杆菌抗原释放可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导致发热和盗汗。这通常无需改变抗结核治疗,但可以通过支持疗法改善症状。
5.其他原因:其他非感染性的病因也可能引起这些症状,如自身免疫疾病、肿瘤等,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评估来排除。
患者出现发热和盗汗时,应及时就医,提供详细的病史和症状描述,接受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确保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