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性质与病因:
霰粒肿:属于慢性无菌性炎症,多因睑板腺(梅氏腺)排泄口阻塞导致脂质潴留,进而形成肉芽肿。
麦粒肿:为急性细菌感染,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发生于睫毛毛囊或其附属腺体(如Zeiss腺和Moll腺)。
2.临床表现:
霰粒肿:表现为眼睑内无痛性、缓慢增长的结节,触之较硬,无红肿热痛表现。初期可能有轻微不适。
麦粒肿:表现为眼睑局部疼痛、红肿和发热,中心可出现化脓性小脓点,触之柔软且疼痛明显。
3.发展过程:
霰粒肿:一般发展缓慢,可自行消退或持续存在,如长期不愈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麦粒肿:发展迅速,常在数日内化脓破溃,自行排出脓液后症状缓解。
4.治疗方法:
霰粒肿:主要采用热敷促进吸收,小型霰粒肿多可自愈,必要时行手术切开引流。
麦粒肿:可以使用抗生素眼膏或滴眼液控制感染,外涂药物或口服抗生素;严重者需切开引流。
早期识别和正确处理霰粒肿和麦粒肿对防止并发症十分重要,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