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B型利钠肽和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BNP和NT-proBNP是心力衰竭的重要标志物。当心脏受压或损伤时,这些激素会释放到血液中。BNP水平通常小于100pg/mL,而NT-proBNP的正常范围随年龄变化,但一般低于300pg/mL。升高的水平提示心功能不全。
2.肌钙蛋白:肌钙蛋白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帮助区分心力衰竭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在心力衰竭中,肌钙蛋白水平可能轻微升高。
3.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虽然CK-MB更常用于检测心肌梗死,但在某些心力衰竭病例中也可能出现轻度升高,表明心肌细胞应激或损伤。
4.肾功能指标:由于心力衰竭可影响肾脏灌注,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可能升高。持续监测这些指标有助于评估肾功能状态。
5.电解质水平:心力衰竭患者常存在电解质失衡,包括钠、钾和氯等离子的异常。这些变化可因药物治疗如利尿剂使用或病情发展导致。
心力衰竭的诊断和管理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多项生化指标,共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方案。定期监测这些指标对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