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介入栓塞术
通过导管将栓塞材料输送至血管瘤的供血动脉,阻断血液供应,使血管瘤逐渐缩小或消失。该方法常用于较深部位的血管瘤或不适合开放性手术的患者。其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2.激光治疗
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作用于血管瘤区域,通过热能破坏异常血管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表浅的小型血管瘤,特别是毛细血管瘤。副作用相对较少,但可能导致轻微色素沉着或疤痕。
3.射频消融术
使用射频电流产生的热能破坏血管瘤的病变组织,同时促进正常组织的修复。适用于某些类型的血管瘤,尤其是体积较大的深部血管瘤。治疗过程需要精准操作,局部麻醉下进行即可。
4.冷冻治疗
通过低温冷冻探针直接接触病变组织,使其迅速降温后再解冻,反复多次使病变组织坏死并被吸收。临床上主要用于一些表浅或中小型的血管瘤,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
5.硬化剂注射
将硬化剂注射到血管瘤内,通过引发局部炎症反应使病变血管闭塞,从而减少血管瘤的体积。这种方法适合处理海绵状血管瘤,通常配合其他治疗方式使用。
6.高强度聚焦超声
应用高能量超声波聚焦于血管瘤部位,使病灶组织受热凝固坏死。由于完全非侵入性,无需切口,适合部分特殊位置的血管瘤,但设备要求较高且技术操作复杂。
根据血管瘤的大小、类型和部位,以及个体的健康情况,可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联合应用以获得最佳效果。在接受治疗前,应依据专业医生的评估制定详细的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