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确保营养摄入充足:
每日总热量摄入通常建议为30-35千卡/公斤体重,具体需求因个体情况而异。
蛋白质摄入应达到1.2-1.5克/公斤体重,优选瘦肉、鱼类、蛋类及乳制品等高质量蛋白来源。
补充适量脂肪(占总热量的30%-35%),可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坚果、橄榄油等。
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每日25-30克),如全谷物、水果及蔬菜,但避免过量,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2.调整饮食方式:
少量多餐,每天进食5-6次,以减少胃肠道压力并确保能量供给稳定。
食材尽量软化或打碎,便于消化吸收。
避免生冷、辛辣及刺激性强的食物,以降低对结肠黏膜的刺激。
3.药物干预与支持治疗:
适当使用帮助胃肠动力的药物(如促胃肠动力剂)以改善食欲和消化功能,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对于存在潜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可辅以高能量或元素型肠内营养补剂。
如果存在严重的摄入受限或吸收障碍,可考虑短期使用静脉营养支持。
4.日常健康监测:
定期检查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以评估是否存在代谢失衡或药物副作用。
注意体重变化,每周至少记录一次体重,如果发现异常波动,应及时告知主管医生。
保证每天一定的轻度活动量,如散步或简单肢体拉伸,有助于维持肌肉量和基础代谢水平。
体重未下降不代表病情可忽略,需持续关注营养状态及基础代谢动态,确保整体健康管理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