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气温下降:冬季气温普遍较低,人体为了保持正常体温,血管会反射性收缩。这种生理反应会导致外周阻力增加,进而使血压上升。有研究显示,气温每降低1摄氏度,平均收缩压可升高0.5-1毫米汞柱。
2.生活方式变化:冬季通常伴随着日照时间减少,户外活动减少,导致运动量下降。这种情况可能增加体重,造成血压升高。另外,节假日聚餐频繁,高盐、高脂饮食也是促成因素。
3.情绪和压力:寒冷天气可能使部分人感到抑郁或焦虑,这种情绪波动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血压。压力激素如肾上腺素的增加会引起短暂但显著的血压升高。
4.其他因素:暖气设施的使用可能导致室内空气干燥,进而促进血液黏稠度增加,这也可能是冬季血压偏高的一个因素。
冬季血压偏高需要重视,因为长期高血压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建议在冬季定期监测血压,注意保暖并保持适度运动,同时在饮食上控制盐分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