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失调的表现有哪些

2025-03-1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病情分析:感统失调,即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大脑对来自身体及环境的各种感觉信息进行处理、整合时出现障碍,导致个体在学习能力、行为表现和日常生活中出现困难。感统失调的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视觉统合失调:表现为难以看清物体细节,阅读困难,容易漏字或跳行,对空间方位缺乏感知,容易发生碰撞。

2.听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对声音敏感或迟钝,难以注意听讲,无法从背景噪音中区分重要信息,听指令有困难。

3.触觉统合失调:可能会过于敏感或迟钝。表现为不喜欢被触摸或反感特定材质的衣服;反之,对于痛楚或温度变化反应迟缓。

4.本体感觉失调:表现为动作笨拙,跑步或跳跃时容易跌倒,无法准确判断自身肢体位置,运动协调性差。

5.前庭功能失调:表现为平衡能力差,容易晕车或头晕,对速度与高度的变化过于敏感或无动于衷。

6.情绪和行为问题:由于无法正确处理感觉输入,可能产生注意力分散、冲动、自信心低落以及社交困难等问题。

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改善感统失调症状十分关键,通过专业的感统训练,许多孩子能够有效提高其感觉统合能力,增强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适应能力。需要根据个体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治疗和支持策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