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爱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1.确诊阶段
通过肠镜检查明确息肉的存在,并记录其形态和分布。
息肉常见类型包括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具有癌变的潜在风险。
2.治疗方法选择
对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单发息肉,通常可以采取内镜下切除,手术简单且创伤较小。
如果息肉较大(如大于1厘米)或者数量较多,可能需要分次切除,减少出血等并发症风险。
若病理检查显示高危因素(如高度不典型增生或早期癌变),可能需要追加更彻底的手术切除,同时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排查其他部位病变。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常出现多发性息肉,需要定期随访及可能的预防性手术。
3.术后处理与预防措施
完成息肉切除后,需定期复查肠镜,通常间隔6个月至1年,具体时间依据病理结果而定。
调整饮食结构,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减少高脂、高蛋白饮食。
改善生活方式,避免久坐,每周保持规律运动,以促进肠道蠕动。
戒烟限酒,相关研究发现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可能增加肠道息肉和癌变风险。
4.特殊情况的管理
遇到反复长新的息肉或伴随家族史时,需要考虑遗传性疾病可能,并建议进行基因检测。
同时合并消化道症状如腹痛、便血,应尽快就医评估。
直肠息肉虽多为良性,但某些亚型存在癌变潜能,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和积极预防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