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结石的机械作用
结石在肾脏、输尿管或膀胱移动时,由于其表面往往较为粗糙,容易对尿路黏膜造成摩擦或刮伤。尿路黏膜受损后,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与尿液混合后形成血块。
2.尿路收缩和挤压引发出血
排石的过程中,尿路会产生强烈的蠕动和收缩,以推动结石向外排出。这个过程可能导致尿路壁受到较大的牵拉或张力,从而诱发黏膜损伤并引起出血。当出血量较多时,血液在尿路停留一段时间凝结成血块,随尿液排出体外。
3.感染因素的参与
如果同时存在泌尿系感染(如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等),尿路组织可能更加脆弱,感染性炎症会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进一步加重出血。此时尿液中的血块可能还伴有脓性分泌物。
4.结石刺激局部炎症反应
结石的存在可能诱发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水肿和充血。在炎症背景下,即使轻微的机械刺激也更容易引发出血。
应高度关注血块形成的频率和伴随症状。如果血块持续增多,或者出现明显的排尿困难、严重疼痛、尿量减少甚至血尿颜色加深,都提示需要尽早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包括尿常规、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以明确具体原因,并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