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输尿管的解剖特点:输尿管是一条连接肾脏与膀胱的细长管状结构,其内壁覆盖着黏膜层,并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当结石通过输尿管时,由于其表面粗糙或者尖锐,会摩擦或划伤黏膜,使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出血。
2.结石的大小和形状:直径较大的结石或形状不规则的结石更容易对输尿管造成物理性损伤。研究显示,直径超过5毫米的结石通过输尿管时,出现肉眼可见尿血的可能性显著增加。
3.输尿管蠕动引起的压力:为了将结石排入膀胱,输尿管会发生强烈的蠕动收缩。这种剧烈的运动不仅增加了结石对输尿管黏膜的摩擦,还可能使输尿管局部压力升高,引发黏膜下血管破裂。
4.局部炎症反应:结石滞留在输尿管内会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组织充血、肿胀,进一步增加黏膜脆弱性。在此情况下,即便轻微的摩擦也可能导致出血。
5.个体差异因素:某些人群因血管壁薄弱、凝血功能异常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等原因,更容易在结石排出的过程中出现尿血。
在输尿管排石过程中,尿血通常是暂时性的,随着结石排出和黏膜逐渐恢复,尿血会自行消失。如果尿血量较多且持续时间过长,应尽早就医以排除严重并发症可能,例如大出血、输尿管梗阻或感染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