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随着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的普及和分辨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微小肺结节被发现。一些以前无法检测到的小结节,如直径小于5毫米的病灶,现在可以通过高分辨率CT清晰呈现。
2.空气污染的加剧
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和其他有害物质对肺部的长期刺激可能引发慢性炎症反应,促进肺组织形成纤维化或局灶性增生,导致肺结节的生成。据研究,高污染地区人群中肺结节的检出率更高。
3.吸烟和被动吸烟
吸烟者和长期暴露于二手烟中的人群,其肺部受到的持续刺激和损伤增加了肺组织异常增生的风险。烟草中的有害成分,如多环芳烃和亚硝胺,可直接导致肺细胞病变。
4.职业暴露和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某些有害职业性粉尘(如石棉、煤尘、硅尘)或化学品(如苯并芘)的工种从业者,患肺部疾病的概率较高,这也可能增加肺结节的发生率。长时间暴露在室内装修污染(如甲醛)的环境中,也可能对肺部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5.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疾病
肺结节可以由多种感染性疾病引起,例如结核、真菌感染等。这类感染会导致肺部炎症反应和瘢痕形成,从而表现为结节影像。部分非感染性疾病,如肉芽肿性疾病(如结节病、韦格纳肉芽肿)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产生类似的影像学表现。
6.衰老和自身免疫功能变化
年龄增长伴随的免疫功能下降和肺组织弹性退化可能是肺结节增加的潜在原因之一。老年群体中,因以往感染或慢性炎症留下的钙化灶而形成的良性肺结节更加常见。
7.恶性病变的早期表现
虽然大多数肺结节属于良性,但部分肺结节可能是肺癌的早期征兆。尤其在具有肺癌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中,应特别重视定期筛查和随访。
不同个体肺结节的形成原因因其生活习惯、职业性质和环境暴露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高危人群定期接受胸部CT检查,并根据医嘱进行科学管理,避免过度焦虑或忽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