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形成阶段:尿路结石最初是在肾脏内形成的,通常由尿液中钙、草酸盐和其他化合物的结晶沉淀而成。身体的一些因素如脱水、高盐饮食或代谢紊乱可能会促进结石的形成。
2.移动阶段:一旦结石形成,它可能会通过尿液流动从肾脏移动到输尿管。在这个阶段,小结石可能不会引起症状,而较大的结石则可能阻塞输尿管,导致剧烈疼痛和尿路感染等症状。
3.排出阶段:
对于小于5毫米的结石,约80%的几率可以自行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5-10毫米的结石有大约50%的自然排出概率,这些情况下通常会建议增加液体摄入量以帮助排石。
大于10毫米的结石往往需要医疗干预,如体外震波碎石术或手术取石。
4.医疗干预:如果结石无法自行排出,可能需要药物来缓解疼痛和放松输尿管,以促进结石排出。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α受体阻滞剂等。
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充分的水合作用和适当的饮食调整对预防结石形成和帮助结石排出非常重要。及时就医可以避免并发症,如肾功能损伤和严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