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结石的表面通常较为粗糙。在肾脏、输尿管或膀胱内移动时,会摩擦或刮伤尿路黏膜,引发出血。尤其是大于5毫米的结石,更容易造成显微镜下或肉眼可见的血尿。
2.小结石在排出过程中,虽然体积较小,但其尖锐边缘可能刺激尿路壁。特别是在输尿管部位较狭窄的区域,这种摩擦更为明显。
3.泌尿道因结石堵塞后,容易发生继发性感染,如肾盂肾炎或膀胱炎。这些感染诱发炎症反应,也可能进一步加重血尿的情况。
4.结石引起急性梗阻时,压力增高会对局部血管产生压迫,导致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出现血尿。
5.在长期存在的情况下,结石可能引起尿路黏膜的慢性炎症,甚至溃疡,使黏膜更加脆弱,轻微的刺激即可导致出血。
应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并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评估结石位置、大小及相关并发症,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