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明确病因
(1)常见原因包括尿路结石、肿瘤压迫、先天性畸形(如输尿管狭窄或异位)、炎症导致的瘢痕狭窄。
(2)感染可能是并发问题,应检查有无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全身感染表现,以及尿液中有无脓尿或细菌感染。
2.评估积水和功能损害程度
(1)轻度积水:若肾功能未受明显影响,可暂时观察,定期复查超声、CT或磁共振,以了解病情变化。
(2)中重度积水: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和血清肌酐水平判断肾功能是否受到损害,必要时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图检查进一步评估。
3.治疗方法选择
(1)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积水无急性梗阻或感染者,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如使用解痉剂、抗生素(如合并感染)。
(2)微创介入治疗:对于梗阻较为明确的病例可通过经皮肾造瘘减压术或者置入输尿管支架改善引流。
(3)手术治疗:明确梗阻原因后可采取针对性的手术,例如输尿管镜碎石术处理结石、肿瘤切除术、输尿管成形术矫正狭窄等。
4.长期随访与预防
(1)定期复查泌尿系统影像学以监测积水情况变化,尤其在已植入支架或行造瘘后。
(2)注意调整饮食,避免摄入过多草酸盐或嘌呤类食物,降低结石再发风险。
(3)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促进尿液排泄,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几率。
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和严密随诊是关键,治疗过程中需要个体化方案以最大限度保护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