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白内障是指眼睛晶状体发生混浊,导致视力下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约有5100万人因白内障造成视力显著受损,是全球范围内可逆盲的首要原因。
2.手术的时机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一般来说,当白内障引起的视力问题开始干扰日常生活,例如阅读、驾驶或看电视等,就应考虑手术。医生通常会根据视力检查结果(如视力低于0.5)以及患者主诉给予建议。
3.选择手术时机过晚可能带来不良后果。例如,晚期白内障会导致晶状体变得过度硬化,增加手术操作难度,并可能提高术中并发症风险,如视网膜脱离及眼内炎。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失明或其他不可逆的眼部损伤。
4.提前手术并非一定更好。如果白内障尚未明显影响视力,手术的必要性较低,过早干预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医疗风险和费用。
5.现代白内障手术采用超声乳化技术,结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成功率超过95%。不过,是否进行手术仍需根据患者的个体化需求,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决定。
定期眼科检查至关重要,一旦确诊白内障,应密切关注病情进展,听从医生建议,在合适的时间选择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