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损伤原因:
烧伤:主要由热力(如火焰、蒸汽、热液)、化学物质、电流或辐射等直接作用于皮肤及其以下组织而引起。
创伤:通常由机械力量(如切割、碰撞、刺伤)导致组织撕裂、挤压或断裂,也可以包括跌倒、高空坠落等引发的全身性外伤。
2.影响范围与组织破坏:
烧伤:常表现为不同深度的皮肤损害,包括表皮、真皮甚至皮下组织;严重者还可能累及肌肉、骨骼等深部组织。烧伤面积常以体表面积百分比计算。
创伤:根据外力性质,可以是局部损伤(如刀伤、擦伤)或涉及内部器官(如肝脏破裂、脑挫伤)的复合性损伤,还可能伴随骨折、血管损伤等。
3.病理特点:
烧伤:热源或化学品直接引起蛋白质变性、细胞坏死,同时伴有明显的炎症反应和液体丢失,容易导致休克。
创伤:机械性破坏为主,可引发组织撕裂、缺损或内部出血,感染风险也较高。
4.临床分级与治疗:
烧伤:依据损伤深度分为Ⅰ度、Ⅱ度和Ⅲ度;治疗侧重于清创、敷料保护、水电解质平衡维持,以及预防感染和瘢痕形成。
创伤:按损伤部位分类,如软组织损伤、脏器损伤等。治疗需根据创面清洁程度和损伤类别进行缝合、修复或手术干预,同时处理并发症如出血、休克。
5.恢复过程与后遗症:
烧伤:愈合时间受损伤深度和面积影响,深度烧伤可能留下永久瘢痕,严重时限制关节活动或导致功能障碍。
创伤:恢复因损伤部位和严重程度差异较大,可能出现伤口感染、疤痕增生或长期功能障碍。
无论烧伤还是创伤,都需要及时正确处理,以降低并发症和后遗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