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皮肤刺激或过敏
使用不适合的卫生巾、沐浴露、肥皂等化学产品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刺激。
过度清洗或穿着过于紧身、不透气的衣物可能加剧摩擦和不适。
2.感染因素
真菌感染(如股癣):通常伴有红斑、脱屑等症状。
痔疮或肛裂:局部黏膜破损可能引起瘙痒,尤其在排便后更明显。
寄生虫感染(如蛲虫):多见于儿童,夜间瘙痒尤为显著。
细菌感染: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渗液等表现。
3.炎症性疾病
湿疹或接触性皮炎:可表现为瘙痒、皮肤干燥、甚至裂口。
银屑病:可能累及会阴部位,表现为鳞屑覆盖的红色斑块。
4.其他全身性因素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局部免疫力下降,更易发生感染或瘙痒。
肝胆疾病:肝功能异常时,胆盐代谢紊乱可能引发瘙痒感。
5.不良卫生习惯
局部清洁不足或潮湿环境容易滋生微生物,导致瘙痒。
长时间久坐或不勤换内衣裤也是诱因之一。
6.心理性因素
精神压力或焦虑可能导致身体局部不适感放大的情况。
瘙痒持续存在或伴随异常症状(如分泌物增多、疼痛或出血)需及时就诊,通过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测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