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成因:冻伤是由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引起的,当皮肤和下方组织温度下降到0°C或更低时,冰晶形成会损害细胞结构。
2.分类:根据严重程度,冻伤可分为四级:
一级:最轻微的形式,仅表层皮肤受损,表现为皮肤发红、发白。
二级:皮肤出现水泡,可能伴有疼痛和肿胀。
三级:影响到皮肤的所有层次,导致永久性皮肤损伤。
四级:最严重的情况,涉及肌肉、骨骼,可能导致组织坏死。
3.症状:主要包括皮肤变白、麻木,随着冻伤加深,可能出现硬化、失去感觉甚至黑色结痂。
4.治疗:轻度冻伤可以通过重新加热和保暖来恢复,而较严重的冻伤通常需要专业医疗干预,如药物治疗、手术等。
5.预防:保持身体温暖、穿着适当的防寒衣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中,可以有效预防冻伤的发生。
冻伤是一种典型的外部物理因素造成的局部损伤,在寒冷天气中尤其需要注意防护,以免造成不可逆的皮肤和组织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