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评估病因:首先需要确定引起低血压的具体原因。失血可以通过术中或术后的出血量来评估,感染可能表现为发热和白细胞增多,脱水则通过液体摄入不足或过度丢失来判断。
2.监测生命体征: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尿量变化,以评估全身循环状况。
3.适当补液:如怀疑脱水或失血导致低血压,应迅速给予静脉补液。通常选择晶体液进行快速输注以提高血容量和心排出量,从而改善血压。
4.止血措施:若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例如可通过加压包扎、手术止血或应用止血药物等方法控制出血。
5.抗感染治疗:如考虑感染性休克,则需尽早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并根据培养结果调整用药。
6.药物支持:在必要情况下,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来维持血压,但需在严格监控下进行。
7.复查与合并症管理:实施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并发症,如腹腔内出血或脓肿扩散。需要时咨询相关专科医生进行联合处理。
术后低血压需要及时识别和准确干预。通过上述措施评估和纠正可能的原因,能够有效促进术后恢复和避免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