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准备药材:选取适合儿童体质且经过医生认可的中药材,如山药、茯苓、白术等中药材。这些药材常用于健脾开胃,具体用量应根据医师建议确定。
2.清洗和切割:将所有选定的药材清洗干净,以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杂质。在可能的情况下,将药材切成小块或薄片,以利于后续的浸泡和煎煮。
3.浸泡药材:将处理好的药材放入清水中,浸泡约30分钟至1小时,尽量使其完全吸水。这有助于药效的充分释放。
4.煎煮药材:将浸泡完成的药材置于砂锅或不锈钢锅中,加水以完全覆盖药材。使用中火煎煮,待水煮开后转至小火继续煎煮1-2小时,直至药液量减少至原来的一半左右。
5.过滤药液:将煎好的药液用纱布或细滤网过滤,去除药渣,仅保留药液部分。
6.浓缩药液:将过滤后的药液重新倒回锅中,用小火继续加热浓缩,避免大火煮沸导致药效流失。浓缩至药液呈粘稠状时停止加热。
7.加入辅料:在浓缩的药液中加入适量的蜂蜜或冰糖,根据需要调节甜度,这不仅能改善口感,还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再次加热搅拌,使其完全融合。
8.装瓶保存:将最终制成的膏方趁热装入干燥无水分的玻璃瓶中,密封保存。冷却后可置于冰箱中保存,以延长有效期。
此膏方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宜长期、大量服用,以免对儿童身体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