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之后应该多活动还是不动

2025-01-1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病情分析:崴脚后,初期应限制活动以减少损伤并促进愈合。具体步骤如下:

1.急性期处理(0-48小时):在受伤后的头两天,应尽量避免负重和活动。应用“RICE”原则,即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冰敷每次约20分钟,每间隔2小时一次,以帮助减轻肿胀和疼痛。

2.恢复期处理(48小时至数周):当肿胀和疼痛有所缓解后,可以逐步开始轻度活动。注意循序渐进,避免疼痛加重的动作。此时可进行一些简单的足踝运动,如脚趾抓地、轻微的踝关节转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

3.康复期处理(数周至数月):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逐渐增加负重和活动强度,以恢复正常功能。同时,加强踝关节稳定性和力量训练,例如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力练习,以预防未来再次受伤。

崴脚后如果出现剧烈疼痛、明显肿胀或无法站立,需要就医检查以排除骨折或严重韧带损伤。在康复过程中,遵循“无痛为度”的原则,不要过早参与剧烈运动,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