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时间窗:溶栓治疗通常需要在症状出现后的4.5小时内进行,越早开始效果越好。部分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时间窗可能被延长至6小时或24小时,但需根据具体情况和影像学评估决定。
2.临床症状:患者需要具有明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症状,例如突然发生的肢体无力、语言障碍、面部不对称等。
3.影像学依据:通过CT或MRI排除脑出血,并确认有急性缺血性病灶。影像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以确保溶栓治疗的安全性。
4.年龄和整体健康: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但高龄患者须谨慎评估,同时考虑其他健康因素,如心脏病、糖尿病等。
5.血压控制:在开始溶栓治疗前,患者的收缩压应小于185mmHg,舒张压小于110mmHg,以减少出血风险。
6.无溶栓禁忌症:如近期大手术、活动性出血性疾病、严重头颅外伤史等,这些都是溶栓治疗的绝对禁忌。
在实施溶栓治疗时,需综合评估每位患者的个体情况和潜在风险,以便最大化地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并减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