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急诊处理
如果患者出现完全性肠梗阻或者伴有严重症状(如腹痛、明显胀气、呕吐),需要尽快采取急诊措施以解除梗阻。常见方法包括:
急诊手术:在无法通过其他手段缓解梗阻时,可直接进行外科手术,具体方式包括肿瘤切除、造口术或肠袢旁路手术。
放置肠内支架:对于部分病人,特别是全身状态较差或不适宜立即手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内镜放置金属支架以暂时解除梗阻。
胃肠减压:使用鼻胃管或肠道减压装置减少压力,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2.择期手术
在急性症状缓解后可以进一步制定计划性治疗,根据肿瘤位置和梗阻程度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例如:
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及周围淋巴结,同时视情况进行肠道重建(如吻合术)。
分阶段手术:如果肿瘤较大或存在炎症、水肿,可能先行临时造口术,待情况稳定后再行根治性切除。
3.辅助及综合治疗
根据术前或术后的病理分期,有些患者需结合化疗或放疗以延缓疾病进展。其中:
化疗常用于晚期肿瘤或有远处转移者。
靶向治疗可用于特定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
放疗较少用于右半结肠,但在左侧结肠中下部肿瘤中可能作为补充手段。
4.营养支持与并发症管理
梗阻期间会导致显著的营养摄入不足和水电解质紊乱。在治疗过程中需及时给予营养支持,通过静脉输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失衡,术后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同时,密切监测感染、肠漏等并发症。
对结肠梗阻的处理应基于详细评估,选择最佳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