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内耳结构:内耳中有一个负责平衡的部分称为前庭系统,包括半规管和椭圆囊、球囊等。这些结构内含有液体和细小的晶体(碳酸钙结晶),它们共同帮助感知身体的位置和运动。
2.晶体移位:BPPV的主要原因是内耳中的碳酸钙结晶从椭圆囊脱落并进入半规管。当头部快速移动时,这些晶体在半规管内移动,引起异常的眼球运动,从而导致头晕和眩晕感。
3.症状特点:眩晕通常在改变头部姿势时出现,如躺下、翻身或抬头。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很短,通常不到一分钟,但可能会引发恶心等不适。
4.流行病学:BPPV相对常见,尤其是在老年人中。研究表明,大约2.4%的成年人会在其一生中经历BPPV现象,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
5.诊断与治疗:诊断通常通过患者报告的症状及Dix-Hallpike测试等体位试验进行。治疗方法包括Epley手法等复位疗法,通过特定的头部动作将游离的晶体重新定位至椭圆囊,缓解症状。
由于BPPV等引起的姿势性眩晕往往是无害的,但如果症状频繁发作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避免危险的头部动作有助于减少发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