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用于控制严重的行为问题,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谨慎监控副作用。
抗抑郁药:一些患者可能会从中受益,尤其是伴随抑郁症状时。
镇静剂:可用于短期内缓解急性焦虑或失眠,但长期使用需谨慎。
2.非药物干预:
环境调整:创建一个稳定、熟悉和安全的环境,减少噪音和刺激,避免不必要的变动。
结构化活动:通过参与日常活动和轻度锻炼来分散注意力,减少焦虑感。
有效沟通: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患者交流时保持耐心和理解。
情绪支持: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与关怀,帮助患者感到被接纳和理解。
3.家庭与社会支持:
教育家属:向照顾者提供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应对患者的行为变化,提高护理质量。
社区资源:利用社区支持团体和专业机构的服务,减轻照顾者的压力。
及时识别和针对性地管理这些症状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也能减轻家庭的照护负担。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注重心理和社会支持,有助于更全面地掌控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