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灌注的标准是什么

2025-01-3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进行膀胱灌注治疗是为了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此治疗主要包括化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的使用,具体标准如下:

1.早期单次灌注: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的24小时内进行一次灌注。这通常使用化疗药物,如丝裂霉素C或蒽环类药物,该方法已被证明可以减少肿瘤残留,并降低早期复发率。

2.维持灌注疗法:根据患者的风险级别不同,采用不同的维持灌注方案。对于中高危患者,通常建议在早期单次灌注之后,进行6周的每周灌注,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延长至1至3年,每月或每季度灌注一次。

3.卡介苗治疗:高危患者可能需要使用BCG进行免疫治疗。在初次6周的诱导治疗后,建议进行长期维持治疗,每隔数月进行一次,以持续刺激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

4.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年龄、健康状况及对药物的耐受性,调整具体灌注方案。某些情况下,若患者不能耐受BCG,可以选择化疗药物作为替代。

术后灌注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局部给药减少全身毒副作用,同时显著降低肿瘤复发几率。定期随访和监测对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免费咨询